6月6日,复星国际分别于上海和香港召开了2018年股东大会,并在同一天召开了复星投资人论坛,各业务板块的高管分别向投资人介绍了目前的业务与未来的发展前景。
在股东大会与论坛的间歇期,智通财经与多家媒体共同采访了复星国际(00656)联席总裁、复星医药(600196)(02169)董事长陈启宇和复星国际执行董事、联席总裁徐晓亮两位高管,在一个多小时的交流中,陈启宇和徐晓亮以复星医药和豫园股份(600655)为着力点,畅谈了自己眼中的复星,在他们看来,复星以“健康、富足、快乐”三大板块为导向,正一步一脚印踏实地前进着,复星的前路,无疑愈发光明。
提出新标准,行业迎来洗牌
问:医药板块最近似乎被特别看好,这是否与其较低的负债率相关?
陈启宇:第一,现在国家政策对创新型医药特别匹配,正好几个政策叠加在一起。其实中国重视一致性评价的药企并不多,有恒瑞、复星医药、中国生物制药(01177)、上药(02607)等。我们药品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继续有序推进;2018年初,旗下江苏黄河药业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施力达)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有助于公司不断提升产品质量;5月,复星医药子公司湖南洞庭药业抗抑郁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截至2017
年末,复星医药在研新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及一致性评价等项目 171 项,其中一致性评价项目 39 项。
药品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有利于进行其市场销售,并为复星医药后续产品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积累经验。而且,我们在重庆、湖南等多个地区,都是第一批通过一致性评价药品的企业。最近我们过的氨氯地平片一致性评价,这是一个高血压用药,辉瑞原研现在还卖30亿人民币,国内的仿制药加起来60、70亿,整个市场大概80、100亿的样子。原来我们在这个市场几乎是零,这次我们一致性评价第一个出来。国家政策给你支持、鼓励。在一个特定治疗领域,满几家后,非一致性评价的,国家就不准卖了,这样格局就重新洗牌了。存量重新洗牌的过程,是市场再一次重新分配,也是给市场用药质量提升的一个过程。
第二,现在仿制药的开发,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标准是国标,给国内的药厂留有进步空间。现在新的标准完全跟美国标准是一样的,门槛大大提高了。再出的仿制药要求很高,很多企业报不了,也是重新洗牌的过程。
而创新药方面,国家医保去年说今后中国创新药,只要批,不用等到批量调整目录了,就给你单独谈判,你就进来。只要批了,国家就谈价格,谈完就进医保。这就完全不一样了。这对创新药是一个很好的推进政策。
第三,从创新角度,全球性的药物创新结构格局发生了变化。以前是小分子,现在都往大分子和细胞治疗走,过去小分子时代是跨国公司垄断,因为小分子取决于化合物库,大药厂的库已经很大很大了,一般中国企业进不了这个库。但现在不一样,大分子重点是蛋白质分子结构、抗体的设计。这些大药厂也没有,辉瑞、阿斯利康等都是靠收购小的大分子抗体研发公司。而现在中国的药企,我们都开始具备的研发能力。我们总体上离跨国公司的距离就不那么远了。
问:您所说的这一距离,是指代除了小分子以外吗?
陈启宇:大分子的距离,并不远。我们国家的创新能力,在大分子、细胞治疗都有了。国外细胞治疗现在批了两家,我们国内和凯特成立合资公司,会很快出临床。在生物药领域,我们目标是未来三五年,也要做到二三十个药,甚至更多。目前,国家把中国临床试验标准跟国际接轨了。
问:国际接轨,是否意味着标准更高?
陈启宇:更难了,跟国际接轨、互认,国外数据进来能用,未来,国内数据做好后,国际也可以承认。现在不少仿制药厂,像Teva等传统大型仿制药企都在收缩,股价在过去一年跌了不少,大家都碰到压力。
每个国家,都希望自己的老百姓医疗开支能降低,保障更好,药便宜一点,这是趋势。现在中国药企有一个机会,千万不要小看中国药企在全球的竞争力。以前有相当长时间内,国家的药品法规标准跟国际不接轨。中国加入WTO后,讲的是统一化、统一市场、统一规则,所有中国企业全球化,各行各业都进去了,唯一就是医药行业,国内政策标准跟国外不一样,面上好像是保护国内企业,标准定低点,不要那么难,现在经过三年的整治,东西都一样了,到了这个程度,恒瑞也好、复星也好,中国生物制药也好,我们这些公司在仿制药上研发的宽度、深度,完全和世界级仿制药公司一样,都是一流的。过去我们只按中国标准做,下一步冲出去,我们的仿制药就会在全世界打开局面。
问:您怎么看待印度的仿制药制作?
陈启宇:我们和印度不一样,印度本国老百姓吃的药是一个规格,卖到美国市场的另外生产,两个规则。我们在印度的企业,在印度销售额也不算大,因为都是立足于美国市场,在国际市场上更有竞争力。恒瑞接近500亿美金市值,现在日本最大的药厂武田,去年年底440亿美金市值,现在变300多亿了,恒瑞去年年底300多亿,现在变400多亿了。印度药厂最大的就200多亿美金市值。从领先药厂的市值角度来讲,除了欧美,中国比印度、日本都大。
中国药企离千亿美元市值并不遥远
问:欧美领先医药公司的市值不少在千亿美金以上,中国药企能否迈上这一高度?
陈启宇:中国也快了。全球药企千亿美金市值以上的十家,最大的强生,有4000亿美金。中国现在追赶速度很快,接下来五到八年,或一定的周期,千亿美元的全球的医药企业,中国会有两、三家,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
中国企业应该抓住几个机遇:一,中国市场。创新药现在政策一调,过去所有大药厂的格局是,一个药全球卖10亿美元,美国大概能卖4、5亿,欧洲卖2、3亿,其他地方,像中国,大概也就卖3、5千万美金。以后全球10亿美金的药,美国可能卖3、4亿,中国卖3、4亿,剩下是全球其他的市场。假以时日,中国再有三五年,一大批自己的创新药将做出来,一个企业在中国市场做五到十个创新药,那就很大。而且很多创新研发在走全球化,这个空间确实打开了。再有五到八年,中国企业应该跟美国企业平起平坐了。再极端一点,有可能出现华为现在电信行业这样的“逆袭”。
二,我们做规模化的开发。比如三个企业做五六十个单抗开发,成本是美国的1/3,以后规模化,就像电信行业一样。十几年前我面试一个朗讯的财务总监,我说为什么你考虑换行业?他说我们公司最后肯定被华为给击垮。朗讯在法国3万人搞研发,华为在深圳3万人研发,研发人力工资成本相差几十亿,这怎么竞争得过?
问:您说中国药企逆袭的前提是,美国、欧洲原地踏步,我们才能赢?
陈启宇:美国企业现在怎么能把成本降下来?很难做到的,多数是靠收购。小公司做到临床一期、二期,觉得好,(大公司)就出高价买过来,然后做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是大公司的强项,他们强在临床试验和销售。而像中国的创业企业,复星医药、恒瑞等,我们做一个东西,就不再像他们那里出来VC支持一个科学家这样的模式,他们找我们买,我们也不会卖给他。他们习惯了高工资、高福利待遇,没有办法跟我们现在的效能比较。
问:医药和芯片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周期非常长,您如何看待?
陈启宇:我们已经熬了多少年了?中国新药创制,国家规划启动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年了,国家已经投入了几轮了。今天实际整个产业已经熬了快十年了,再有几年,中国会有一大批的创新药出来。像我们投的两个创新药企业,一个是2009年投的小分子,一个是2010年头上投的大分子,到今年也是第九、第十年了。恒瑞比我们还早几年,现在已经差不多熬出来了。长周期的行业,熬得差不多的时候,锅盖揭开,东西成了,别人再想改变,就难了,就不好干了。
这是行业的规律,掉头比较慢,赶超比较慢,但一旦超越了,别人再要扭转局面,也很难。
问:那您的结论是?
陈启宇:中国医药企业,未来五到十年,一定是全球医药行业的主流企业。大家就跑到第一阵营了。
问:从之前的经验看,中国赢经常是赢在规模和市场,而不是掌握最核心的技术,您对此有何评价?
陈启宇:医药行业没有什么核心技术掌握在别人手里。因为医药行业要靠头脑,美国医药行业大量从事研发的高端科学家都是中国人,早期上世纪80年代出国的很多,学化学、生物的,最后大量的进了医药行业,90年代也是。美国医药行业有一大批的中国人才。我们复星这样的企业,集团要做大产业平台。但更多的,要培养像复宏汉霖这样的一个个科学家创业团队的独角兽。过来三、五个核心科学家,组建一个团队,做到五十人、一百人、两百人,做成一个平台、产品线,然后自己就是一个独角兽,有几十个药可以做。如果一个平台我们融五个八个这样的团队,那我们的研发(就起来了)。而且机制跟跨国公司不一样。我们现在走的模式,就是科学家回来,我给你环境,我们出钱、给钱给股权,团队创业创新,研发成果出来后,自己变独角兽。
问:目前,国内医药研发创新的泡沫是不是很大?
陈启宇:不大。中国的创新药企业,还没有到出泡沫的时候。香港的机制刚刚放出来,国内资本市场还不允许不盈利的生物医药公司上市。现在我看的大部分的生物医药公司,还是在脚踏实地做事,还没有到泡沫。什么是泡沫?就是我拿张纸,就有人给我钱。今天还不是。
我相信总有一天,这个行业会走到泡沫。因为造富效应,看到赚钱以后,大量的资本往里追逐,那个时候你拿一张纸就能换一张支票,这是泡沫。
CAR-T在中国市场潜力非常大
问:一致性评价要求今年做完,公司剩余报备项目是否会集中在三、四季度出来?
陈启宇:后面会有项目。每个产品出来都会有公告。我们投入了不少资源在一致性评价里。三年前我跟总裁吴以芳说,一致性评价对复星医药产业来讲,我们是一次进攻的机会,而不是一个防守的机会。一致性评价原来的品种目录,我们主力品种在里面的并不多,防守要防,但更多的是进攻。所以我们是用一种进攻态势做,做完了,对我们销售、产品结构、盈利能力肯定会有大的提升。
问:复星CAR-T技术所运用的场景或针对的市场目前情况是怎样的?
陈启宇:复星凯特已完成了Yescarta的全部技术转移. FKC876(即Kite
的Yescarta)已经于5月初获得国家药监审评中心IND的正式受理,有望在获批后尽快开展临床注册试验。因为现在的CAR-T还是对非实体瘤的,血液、淋巴瘤这类的为主。当然现在也有更多的全球的研发,是往实体瘤方向跑,目前成功的还是在非实体瘤上。另外,大家围绕的靶点,可能不一样。
同时,在产品制备的技术工艺上,凯特的竞争对手也放弃了一些产品。有的问题是出在靶点上,有的出在制备工艺上。因为现在用CAR-T治疗的癌症病人,都是复发的,难治的,到最后阶段了,说实话是跟生命赛跑。我们产品关注的是临床试验的过程中,脱落率比较低,能在及时的时间,把产品回收到病人身上,病人得到及时救治。
总之,是可能各有所长,无论诺华也好,复星凯特也好,都不是只做一个药,都是有一条产品线在做,这个赛道是持续竞争的一个过程。我们这条路通了,而且从市场角度,中国的这些癌症患者绝对数量大于美国。
并且这是一个治愈疗法,从治愈疗法来讲,不像有些药是控制病程,以前开发肿瘤药,说药出来一年花10万,生命延长2个月、3个月,还有大量不良反应。但这个治愈疗法未来可能可以采用的方法就是无效退款。从这个角度,中国消费市场很大,拥有较大的潜力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