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瑞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康医药”,002589.SZ)披露了一份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的公告。
这是瑞康医药2019年以来披露的第二份有关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的公告,减持主体均为汇添富基金。与之相反,公司实控人韩旭在今年一季度内减持了945万股,可谓悄无声息。
瑞康医药系由韩旭与妻子张仁华共同创立的医药商业企业,2011年登陆A股。公司上市后,韩旭和张仁华各自持股,同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截至2019年一季报报告期末,张仁华持有19.13%股份,韩旭持有12.46%,依次位列瑞康医药第一大和第二大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瑞康医药在4月30日同时披露的2018年年报及2019年一季报中,韩旭所持股份并不一致。截至2018年年末,韩旭持有19694万股;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韩旭持股数量变为18749万股,中间相差945万股。
《中国经营报》记者查阅瑞康医药公告发现,公司没有就韩旭减持股份事项进行披露。对此,瑞康医药董秘周云解释称,“这个交易是通过大宗交易进行减持,减持股票数量没有达到信披标准,所以不需要公告。”
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一季度,瑞康医药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82亿元;而当期财务费用同比增长234.84%,金额高达2亿元,与之相对应的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才1.89亿元。
“暗度陈仓”
截至一季度报告期末,张仁华的一致行动人韩旭,持股数量由2018年年末的19694万股变至18749万股。
一边是公司实控人韩旭的股份减持,另一边是瑞康医药正在进行的上限至4亿元的股份回购计划。
2018年12月13日,瑞康医药披露了公司股份回购预案。按计划,公司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回购股份方案起的一年内,以自有资金回购2亿元~4亿元的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13元/股,若全额回购,预计回购股份数量约为3076.92万股。
期间,瑞康医药的另一位实控人张仁华,特别发出《关于提议回购公司股份的函》。张仁华提议称,“基于目前公司股价持续低迷,不能合理反映公司的价值,为切实保护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推动公司股票价值的合理回归,根据新修订的《公司法》,提议公司通过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的股份将用于股权激励或者员工持股计划,建议公司按照相关规定尽快召开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此事项。”
大股东提议,一言九鼎。2018年12月28日,瑞康医药董事长韩旭主持召开临时股东大会,逐项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公司股份预案的议案》《关于<公司员工持股计划(草案)>的议案》等。
2019年2月1日,瑞康医药披露公告,确定回购股份的方式,即,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
不过,就在公司正式进行回购操作的前夕,瑞康医药于2019年3月21日修订了股份回购方案。具体修订条款为,在回购预案的“提议人买卖公司股份”情况说明中增加了,“为维护上市公司权益,促进公司业务发展转型,引进重要战略资源股东,发挥合作的协同效应,实现战略资源共享,未来6个月提议人张仁华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通过协议转让和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8%。”
瑞康医药相关公告称,“本次修订后,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及公司2018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对董事会关于股份回购事宜的相关授权,本事项在董事会审批权限范围内,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言出必行。瑞康医药最近披露的2019年一季报显示,截至一季度报告期末,张仁华的一致行动人韩旭,持股数量由2018年末的19694万股变至18749万股。换言之,韩旭在2019年一季度期间减持945万股。
就公司实控人的上述操作,瑞康医药董秘周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这个交易不是通过集中竞价,是通过大宗交易减持的。”
根据瑞康医药最新公告称,2019年5月7日,公司实施了首次回购。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首次回购股份118.24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0079%,成交的最低价格为7.53元/股,成交的最高价格为7.75元/股,支付的总金额为905.78万元(不含佣金、过户费等交易费用)。
质押高企
随着瑞康医药股价持续低迷,实控人通过股份质押融资更像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实际上,公司股价持续低迷,既是瑞康医药实控人提议回购股份的原因,也是其高比例股权质押风险的导火索。
截至4月25日,张仁华持有公司股份28786.6059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9.13%。其中,张仁华累计质押15255万股,约占所持股份的53%。韩旭持有公司股份18749.1897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2.46%,其所持有公司股份累计被质押18748.5374万股,近乎满仓质押。
据瑞康医药公告,韩旭最近的一笔股份质押开始于2019年4月19日。韩旭将所持有的3845.68万股质押给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用于满足融资需求。
记者梳理了瑞康医药2017年以来披露的实际控制人部分股份质押公告,发现上述股份质押的用途均为“满足融资需求”。
随着瑞康医药股价持续低迷,实控人通过股份质押融资更像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2018年以来,瑞康医药股价下行,从2018年4月份的16.3元/股峰值后便开始下滑。2019年2月时,曾一度跌至5.68元/股。此后,股价一路走势震荡,截至5月9日,瑞康医药报收7.55元/股。
记者查阅瑞康医药股东质押详情发现,公司实控人张仁华、韩旭二人目前在质押的股份,质押日股价均高于公司的当前股价。例如,韩旭在2017年7月26日质押给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1213万股,质押日收盘价为14.65元/股。
另外,张仁华于2017年9月7日质押给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7215万股,曾在2018年9月7日到期后申请延期购回,延期购回日为2019年9月7日。
资金饥渴
瑞康医药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在2018年期间通过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质押借款7.95亿元。
事实上,在实控人借助高比例股份质押融资的同时,瑞康医药自身也采取多种方式缓解资金饥渴。其中,质押应收账款,成为瑞康医药的“回血”方式之一。
据瑞康医药最新披露的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171.63亿元,在总资产中占比高达49.27%。2018年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同比增加37.38%。其中,账期为一年之内的应收账款为166.54亿元,在应收账款总额中占比95.8%。
关于应收账款的变化,瑞康医药在年报中称,“主要原因是销售收入增加,应收账款相应增加。”
数据显示,瑞康医药2018年销售收入达到339.19亿元,同比增长45.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79亿元,同比减少22.77%。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9亿元,同比-93%。
关于公司应收账款持续增长的原因,瑞康医药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医院客户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的采购普遍采用赊购方式,医药商业企业普遍需要为医院垫付资金4~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因此应收账款规模较大、账期较长。特别是医疗器械业务增长较快,较上年增长75.58%,相比药品,器械业务回款账期更长一些。此外,公司经营区域扩大,部分区域业务回款账期较长,这些综合因素共同导致应收账款还在持续增长。”
随着应收账款的持续攀升,瑞康医药通过强化应收账款的账期管理、优化支付方式和工具,以改善回款账期和经营性现金流。其中,以应收账款发票质押借款,成为公司的快速“回血”方式。
瑞康医药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在2018年期间通过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质押借款7.95亿元。在瑞康医药2018年短期借款中,质押借款成为借款数额增长最多的借款方式。
“银行认可公司的管理系统SAP数据和应收账款的价值,只要医院开出收货回执,即可对公司先行付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解决业务快速发展带来的资金占款问题。”上述瑞康医药相关负责人说道。
2015年以来,瑞康医药以自有资金收购了上百家医疗器械流通企业。在快速扩张的同时,公司对营运资金的需求也愈加旺盛。瑞康医药2018年短期借款49.13亿元,同比增长34%。
事实上,为了满足营运资金需要,瑞康医药在向外举债的同时,变更了募投资金的使用方式。
据瑞康医药公告显示,2019年3月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议案》,拟变更2012年募集资金投资的“医疗器械配送项目”及2015年募集资金投资的“医疗器械全国销售网络建设项目”。
变更原因中均提及,“公司结合自身经营状况与募投项目具体实施情况,上述项目所需的运营流动资金较快增长,拟将其中剩余尚未投入的固定资产投资用于补充该项目的运营流动资金。”
|